六西格玛绿带考试题库
系统化备考资源 · 专业解析 · 助力成功获证
考试概述
中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绿带认证考试核心信息
DMAIC核心方法论
DMAIC是六西格玛改进项目的核心流程,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常用工具[219]。
考试范围与核心知识点
DMAIC方法论与质量管理工具体系
DMAIC核心方法论
基础难度题库
夯实基础概念,建立知识体系
基础 单选题
基础 多选题
基础 判断题
基础 填空题
中等难度题库
深入理解应用,提升分析能力
中等 单选题
中等 多选题
中等 判断题
中等 计算题
计算公式:RTY = FTY1 × FTY2 × FTY3
计算过程:
RTY = 99% × 97% × 96%
RTY = 0.99 × 0.97 × 0.96 = 0.9214
最终结果:92.14%
滚动合格率是衡量整个过程无缺陷通过能力的指标[349]。
已知条件:
规格上限(USL)= 10 + 0.1 = 10.1mm
规格下限(LSL)= 10 - 0.1 = 9.9mm
过程均值(μ)= 10.02mm
过程标准差(σ)= 0.02mm
计算过程:
Cp = (USL - LSL) / (6σ) = (10.1 - 9.9) / (6 × 0.02) = 0.2 / 0.12 ≈ 1.67
Cpk = min[(USL - μ) / (3σ), (μ - LSL) / (3σ)]
Cpk = min[(10.1 - 10.02) / (3 × 0.02), (10.02 - 9.9) / (3 × 0.02)]
Cpk = min[0.08 / 0.06, 0.12 / 0.06] = min[1.33, 2.0] = 1.33
由于Cpk < Cp,说明过程均值存在偏移[344]。
高难度题库
综合应用能力,挑战专业水平
高难度 单选题
计算步骤:
1. 基础试验次数:2^3 = 8次
2. 考虑复制:8 × 2 = 16次
3. 增加中心点:16 + 2 = 18次
4. 区组化:不增加总试验次数,只是分配到2个区组
最终结果:18次试验
高难度 多选题
高难度 案例分析题
案例背景
某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生产线上,一个关键零件的报废率居高不下,达到了5%,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(1.5%)。公司决定启动一个六西格玛绿带项目来解决此问题。
客户信息
- • 客户:汽车总装厂
- • 抱怨:零件尺寸超差
- • 影响:装配困难或性能不达标
业务影响
- • 高报废率导致成本增加
- • 客户满意度下降
- • 存在失去订单的风险
问题1:根据以上信息,为该项目撰写一个清晰、可衡量的问题陈述(Problem Statement)。
问题2:基于问题陈述,设定一个符合SMART原则的项目目标(Goal Statement)。
问题3:识别出该项目的一个关键质量特性(CTQ),并说明理由。
1. 问题陈述:
"在过去6个月中,我司生产的XX型号关键零件的月度平均报废率高达5%(基于生产数量计算),远超行业1.5%的平均水平。这一问题导致每月直接经济损失约XX万元,并引发了主要客户(汽车总装厂)关于装配困难和性能不达的正式抱怨,严重影响了客户满意度和公司的市场竞争力,存在订单流失的重大风险。"
2. 项目目标:
"在项目实施后的6个月内,将XX型号关键零件的生产过程报废率从当前的5%降低至1.5%以下(与行业标杆持平),并确保改进后的过程能力指数Cpk大于1.33,从而每年节约成本XX万元,提升客户满意度。"
3. 关键质量特性(CTQ):
CTQ:零件的关键尺寸(例如,直径、长度)的合格率。
理由:客户的抱怨直接指向"尺寸超差",这是导致装配困难和性能不达的根本原因。因此,将"关键尺寸的合格率"作为CTQ,直接对应了客户的核心需求(VOC)。这个CTQ是可测量的,并且与项目的最终目标(降低报废率)直接相关。
试验设计案例
某六西格玛团队通过鱼骨图和5Why分析,初步确定导致产品表面划痕的主要原因是"机加工工序中冷却液浓度不当"。为了验证这一假设并找到最优的冷却液浓度,团队设计了一个试验。
| 冷却液浓度 | 划痕数量 (次) |
|---|---|
| 低 | 8, 9, 7, 10, 8 |
| 中 | 3, 2, 4, 3, 3 |
| 高 | 5, 6, 4, 5, 5 |
问题1:请根据试验数据,判断冷却液浓度是否对产品表面划痕数量有显著影响?
问题2:基于试验结果,你会向生产部门推荐哪个冷却液浓度水平?为什么?
问题3:在改进方案实施后,你将如何确保改进成果得以维持?
1. 判断影响显著性:
结论:冷却液浓度对产品表面划痕数量有显著影响。
分析依据:
- 各组均值差异明显:低浓度组平均8.4次,中浓度组3次,高浓度组5次
- 组内离散程度较小:每个浓度水平下的数据点相对集中
- 中浓度组的划痕数量远低于其他两组,效果显著
2. 推荐浓度水平及理由:
推荐"中"浓度水平。
理由:试验数据清晰地表明,当冷却液浓度为"中"时,产品表面的平均划痕数量最低(3次),远低于"低"浓度(8.4次)和"高"浓度(5次)。这说明"中"浓度是抑制划痕产生的最优设置,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产品缺陷。
3. 维持改进成果的措施:
• 标准化:
更新机加工工序的作业指导书(SOP),明确规定冷却液的浓度必须维持在"中"水平,并规定检测频率和方法。
• 培训:
对所有相关操作员进行培训,确保他们理解新规定的重要性,并掌握正确的浓度调配和检测方法。
• 监控:
在控制阶段,使用控制图对每日的冷却液浓度和产品的划痕率进行监控。设定控制限,一旦出现异常波动,立即启动调查和处理程序。
• 防错:
考虑安装自动浓度监测和调配系统,从设备上防止人为错误,实现源头防错(Poka-Yoke)。